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波澜壮阔,亿万人砥砺前行。2019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面对新征程新使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勇做科技报国的践行者和示范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梦者和筑梦者。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先锋引领。我所的科技工作者要把弘扬科学家精神作为己任,务实担当、善于作为,乐于创新、无私奉献,不断凝聚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劲动力。我所作为最早从事可靠性研究的权威机构,全体科技工作者应做到以下六点:
一、应涵养至诚报国的家国情怀,在实干苦干、奋力拼搏中彰显爱国之情、诠释报国之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角,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在祖国和人民面前,“科学家精神”就意味着无怨无悔地为之付出。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毫不犹豫、放弃海外优厚待遇,投入祖国怀抱,虽百折而不回。以黄旭华为代表的专家学者隐姓埋名、不计得失,长期投身核心装备研发,虽万死而不辞。在新时代,我所的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就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二、应永葆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始终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科学是对未知的无尽探索,揭开自然的“面纱”。我们要坚持对客观真理的不断探求和追寻。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我们作为新时代的科技工作者,应秉持求实精神、永葆好奇之心,不盲从权威,不迷信教条,敢于怀疑,大胆挑战。同时,应尊重科学发现的规律,客观诚信,不浮躁求成,不急功近利。坚持立德为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应树立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19世纪之所以被誉为“科学的世纪”,一个重要原因是科学发现创造性地通过技术应用第一次走出书斋和实验室,转化为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指出:“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 经历了几次科技和产业革命后,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的重要性。面对日趋激烈、关乎国运的世界高新科技竞争,抢占制高点,布局于长远,是当代科技工作者的时代担当。面向未来,我所的科技工作者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可靠性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
四、应大力弘扬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
科学是精益求精的事业,弘扬奉献精神就要潜心研究,静心笃志、心无旁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祖国大地上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凝结着广大院士的心血和汗水。我们的很多院士都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厚情怀,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据统计,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从立项到结题的研究时间平均为11.4年。从科研规律看,研究成果往往难以一蹴而就,都有一个循序渐进、量变积累的过程。我所的科技工作者从事基础研究,要瞄准世界一流,敢于在世界舞台上与同行对话;从事应用研究,要突出解决实际问题,力争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要弘扬奉献精神,甘坐冷板凳,肯下“数十年磨一剑”的苦功夫,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才能在科学探究的道路上直达远方。
五、应发扬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
我们应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我所发展、国家发展进程,建立跨界融合、协作互利新思维,倡导团队精神,建立协同攻关、跨界协作新机制。要善于在科研工作中传帮带、着力培养后备人才。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引领更多青年投身可靠性事业。我们从事的可靠性工作,通常是针对重大装备、大型系统,从元器件到整机、从软件到硬件都离不开可靠性工作,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更需要我们发挥各个专业的优势、汇聚集体智慧来解决问题。每年,我们都要面临国家的诸多重大工程,在所内联合攻关的基础上,更要与主机单位通力合作,共同推动我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六、应发扬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育人精神关乎科技事业长远发展。科学是一项承前启后、不断超越的伟业,是甘当人梯的前辈和不断超越的后辈教学相长的过程。历史上伟大科学家的魅力和胸怀以及年轻人的努力和超越,对一个学科甚至一个学派的发展至为关键。对我所的权威专家来说,要身先士卒、慧眼识英、奖掖后学,把发现、培养青年人才作为一项重要责任;对我所的年轻科技人才来说,要立鸿鹄志、严谨求实、敢于创新,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超越。
我所的科技工作者应接力精神火炬,奋进新的长征,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为实现两个强国,做出我们五所可靠性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Copyright © 2015. 中国赛宝实验室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市增城区朱村街朱村大道西78号
业务联系:020-87236881
粤公网安备 44011802000613号
粤ICP备17163142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