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指南》出台的背景是什么,对于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具有哪些意义?
问:《指南》的定位是如何考虑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指南》共4章16条,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总则,阐述编制目的及依据,提出工业数据的基本概念,明确适用范围和原则;第二章数据分类,企业结合行业要求、业务规模、数据复杂程度等实际情况,围绕数据域进行类别梳理,形成分类清单;第三章数据分级,按照每类工业数据遭篡改、破坏、泄露或非法利用后可能带来的潜在影响,将数据划分为3个级别;第四章分级管理,针对有关主管部门和企业建立数据管理制度、实施差异化管理进行描述,为DCMM贯标等提供参考依据。
问:各方应该如何落实《指南》,共同促进工业数据管理水平的提升?
答:企业应落实工业数据分类分级主体责任。一是制度要“实”,企业要建立健全工业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制度,明确信息化部门、生产部门、行政部门等多方协同的工作机制。二是梳理要“全”,按照纵向贯穿管理层至控制层、横向覆盖全流程环节的原则,围绕数据域全面实施数据分类,形成企业工业数据清单。三是分析要“准”,鉴于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因数据受损所致后果的评价标准、承受能力均存在差异,建议各行业、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从有利于数据管理的角度,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量化定级指标。四是管理要“细”,切实做好对工业数据的差异化防护,不断完善数据管理措施,充分挖掘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潜在价值。
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推动本辖区内工业数据分类分级工作,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做好宣贯培训、试点示范等相关工作。有关行业、领域管理部门可参考《指南》制定适用本行业、本领域的标准或规范,为企业提供针对性指导。工业数据分类分级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作,《指南》是开展工业数据分级管理的基础规范,我们将根据试行期间各方反馈,不断完善相关内容,引导企业持续提升工业数据管理水平。
Copyright © 2015. 中国赛宝实验室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市增城区朱村街朱村大道西78号
业务联系:020-87236881
粤公网安备 44011802000613号
粤ICP备17163142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