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下午,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被誉为“中国天眼”之父的南仁东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仰望星空,写下长诗《天问》,期待探索宇宙的奥秘。三年前,一位中国科学家,在祖国西南的崇山峻岭间,打开了中国人追问宇宙的“天眼”,在世界天文史上镌刻下新的高度。他,就是500米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南仁东。
南仁东1994年提出FAST工程概念,从论证立项到选址建设历时22年,主持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终于大功告成。七十二载人生路,南仁东像是只为FAST而来,殚精竭虑,以命相搏,成就了一段世间传奇,学界绝唱。
脉冲星信号传回,“天眼之父”斯人已逝
“FAST首次捕获的脉冲星信号声”美妙的声音,来自一颗星的问候,中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天眼”(FAST)发现的第一颗脉冲星。
2017年10月10号,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举行了FAST首批成果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了我国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脉冲星的成果。我国由此实现了“零的突破”。而“天眼之父”南仁东,却没能和大家一起聆听这穿越1.6万光年的问候。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南仁东,因肺癌病情恶化,于北京时间2017年9月15日病逝,享年72岁。
南仁东:“美丽的宇宙太空,以它的神秘和绚丽,召唤我们踏过平庸,进入它无垠的广袤。”这是南仁东生前接受采访时留下的珍贵资料。因为生病做手术伤及了声带,他声音嘶哑,说话吃力,但字字句句都承载着他观天望宇的梦想和科技创新的希望。
赤诚归国绘宇宙,一生奔波为天眼
1963年,南仁东以吉林省理科状元的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并攻读了北京天文台天体物理专业的研究生。他曾前往荷兰、前苏联等国的著名天文台考察,还在日本国立天文台担任过客座教授。而他决定开启属于中国的“天眼”,却始于一种“差距”。上世纪90年代,当世界各国都在纷纷建造更精密先进的射电望远镜设备的时候,中国在这一领域却是远远落后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仅有25米。在目睹了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后,南仁东决定,在祖国的土地上建造一个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南仁东:“别人都有自己的大设备,我们没有,我挺想试一试。”这一试,便是整整22年。由于世界上从未有先例,一切都要从零开始。首先是启动FAST的选址工作。历经十余年的跋山涉水,南仁东终于找到了一个最佳位置。
追求完美:十余年艰辛选址路
南仁东:“大窝凼洼坑,是我们从300多个候选洼地里面挑选出来的。我们非常幸运,我们选到了一个地球上独一无二的最适合FAST建设的台址。”
贵州省平塘县这个被称为大窝凼的地方,一道美丽的科学风景在此诞生。FAST开始选址时,南仁东已经年近50岁,但他却执意要亲自踏勘每一个位置。经历过冒雨翻山越岭险些跌落悬崖,也经历过路遇大雨险些被山洪冲走。竹竿、救心丸、无数双磨破的鞋,是他艰辛选址路上的见证。
以工地为家,把FAST当作自己的孩子
南仁东在施工现场技术指导:“它那个不行,那个太小了,所以应该是一个真正的帽,圆锥形的…”
南仁东在工地与工人交谈:“好长时间没见到你了,长个儿了…”
从FAST开工建设,南仁东的身影就时常出现在施工现场。他给团队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工作之余,还与工人攀谈家长里短,平易近人。而这些珍贵的镜头画面,都被FAST工程副经理、工程办公室主任张蜀新记录了下来。
张蜀新:“他特别喜欢到工地去,你看所有的(视频照片)都不是摆拍。所有都是他在做他的事情,这都是处于一种工作状态。”最令张蜀新难忘的镜头,是南仁东一次特殊的奔跑。那是在2014年,当时已经69岁的南仁东,在FAST建成的圈梁上跑起了步。在张蜀新和同事们看来,这是南老在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拥抱FAST工程。 “当时是2013年,圈梁全部建成了。14年工程已经过半了。那天我就带了个相机,连摄像机都没带。他奔跑那天(能拍下来)是因为同事带了个摄像机。用运动的方式去拥抱(FAST),像我同事说的那样。”
燃尽22年心血,让中国在世界保持领先地位
一事精致,便能动人。从选址、开挖工程,到安装圈梁、馈源支撑塔、索网、铺设面板……直至竣工,俯瞰起来,FAST恰似一朵花,从含苞待放,到绚烂盛开。南仁东用自己最后20余年的生命,创造了这个足足有30个足球场大的工程奇迹。于他而言,FAST不仅仅像他的孩子,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南仁东:“如果将来项目没争取成功,你怎么交代?你是欠了国家的、乡亲的。”
2016年9月25号,FAST正式启用。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并指出,“中国天眼”的落成启用,对我国在科学前沿实现重大原创突破、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今,这个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将让我国在未来的一二十年保持世界一流的领先地位。从“时代楷模”到“改革先锋”,如今又获得“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透过“天眼”,人们窥见的是一位天文学家鞠躬尽瘁的奋进之路。
南仁东:“这个东西(FAST)如果有一点瑕疵,我们对不起国家。回首往事,有苦有甜。它不是我个人,有点关系,不大,它是一大群人的拼搏和努力。”
FAST矗立大地,在天文学领域挺起了一个民族的脊梁,南仁东魂归天宇,化作天上的一颗星,用闪烁的光芒引领着中国天文学家们,继续探索宇宙最深处的奥秘。他的精神,也将被后来人永远铭记。
Copyright © 2015. 中国赛宝实验室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市增城区朱村街朱村大道西78号
业务联系:020-87236881
粤公网安备 44011802000613号
粤ICP备17163142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