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和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在北京发布国内首个以贡献为导向的开源人才评价机制并正式成立首批试点工作组。作为工信部直属科研机构,电子五所参与开源人才评价机制建设,并成为试点工作组成员,推进产教融合创新实践。
本次发布的开源人才评价机制构建了涵盖代码贡献、文档维护、社区运营、项目孵化等多维度开源贡献量化的评价模型,同时配套开源项目匹配平台、贡献追踪工具链和认证体系。机制评价结果将纳入高校绩效考核、奖学金评定、推免升学等环节,开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的创新范式。
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软件开发者规模已突破940万,开源参与者数量全球第二、增速全球最快。此次开源人才评价机制发布既是落实"十四五"规划中关于"发展数字技术开源社区"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也为构建自主可控开源生态提供人才保障。
电子五所作为国家开源体系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机构,建立开源人才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参与《开源人才能力要求与评价规范》等国家标准的研究制定。在生态建设方面,积极参与构建开源人才培养体系,通过CCF秀湖会议、2024开源与人工智能大会等高端行业平台,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在人才评价领域构建完整的认证实施体系,累计为腾讯科技、数字广西集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微众银行、统信软件等多个领军企业和重点高校颁发开源人才能力认证证书,有效促进了开源领域人才标准化建设。
随着评价机制试点工作的全面铺开,电子五所将持续发挥在质量可靠性领域的技术优势,以评促建、以评促教、以评培优,推动基础软件突破,为构建数字中国注入新动能。
Copyright © 2015. 中国赛宝实验室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市增城区朱村街朱村大道西78号
业务联系:020-87236881
粤公网安备 44011802000613号
粤ICP备17163142号-12